華為手表評測:續航表現突出 系統仍需完善
[摘要]接下來華為要做的是盡可能的在定制化Android Wear系統上適配更多手表應用來形成差異化,這才是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本土化升級。

騰訊數碼訊(**)早在年初的MWC2015上,華為就對外發布了自家智能手表HUAWEI WATCH。時隔8個月的等待,華為終于把這款搭載Android Wear系統的智能手表帶到了國內用戶面前。傳統圓表盤設計、藍寶石鏡面、多表帶適配等高顏值設計都可以在這款手表上找到,用戶也可以按照喜好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顏色、表盤、表帶。
傳統圓形表盤,佩戴舒適
之前外媒已經對HUAWEI WATCH的外觀設計有著很高的評價。它是繼MOTO之后又一款采用傳統設計的智能手表,擁有42毫米的直徑以及不銹鋼機身,這種材質在傳統的石英表、機械表上很常見,而且華為加入了一些拉絲處理工藝提升商務感。我們評測的是星河銀版本,另外還有琥珀金以及曜石黑可以選擇。

其實在谷歌陣營中*大的對手莫過于Apple Watch。盡管工作原理上存在較大的相似性,但Apple Watch卻采用的是非常規的方形屏幕設計,而無論是代表產品MOTO 360還是HUAWEI WATCH都采用了圓形表盤,這種設計的顏值明顯要更高一些。


與目前智能手表相似的是,HUAWEI WATCH的表冠也設計在了機身右側兩點鐘的方位上,辨識度很高,操作目前**于點亮屏幕、雙擊鎖屏或長按進入設置界面,按鍵手感很好。

42毫米直徑的HUAWEI WATCH男士佩戴起來很合適,不過女士佩戴的話會感覺側面很厚。表盤采用了人工合成的藍寶石鏡面,透光性和耐磨效果都不錯。正面為1.4英寸的AMOLED屏幕,分辨率400×400像素,286ppi。手表的邊框足夠窄僅為0.6毫米。令我滿意的是這個小屏幕不會看到顆粒感,由于支持亮度調節,因此平時外出佩戴在光照下也能看清楚。

內置40余款表盤主題
華為給這塊手表默認配備了40多款表盤,而且還支持在線下載,想想如果每天換一個表盤這感覺也真是挺愜意。另外就是之前在評測MOTO 360時那個無法去掉的黑色無顯示區域實在讓人頭疼,雖然HUAWEI WATCH解決了此問題,但由此帶來的遺憾是表盤正面抹去了光線傳感器,這會影響你在不同場景切換時的屏幕亮度調整。

HUAWEI WATCH分為三種型號,分別是經典、動感以及尊享版,自帶表帶包括不銹鋼編織、真皮、不銹鋼三珠等。目前我只試用了皮質表帶,戴起來還是很貼合腕部的,也不那么容易變形。另外在拓展性上表帶支持拆卸,也就是說市面上18毫米接口的表帶都是可以適用于這塊手表的。

*后還有一點,HUAWEI WATCH據說是支持IP67級防水的,不過我并沒有進行暴力防水測試,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般下雨雪有水濺的情況下操作起來并不困難。
上手簡單,第三方應用適配有限
初次使用HUAWEI WATCH是需要藍牙配對操作的,雖然使用的是Android Wear系統,但其實它既支持安卓手機又支持iOS系統的iPhone,這方面谷歌的確比蘋果大度多了。但我還是建議大家與安卓設備進行藍牙連接效果更好,因為iOS現在是不支持中文的,而且也沒有軟件應用可以下載使用。
在開源系統的背后,手機系統與手表系統的操作邏輯其實存在較大的不同?;旧夏阌眠^一款Android Wear產品那么其他產品不用學習就能立刻上手。HUAWEI WATCH的操作方式是依靠滑動與點擊為主,通過上下左右的滑動可以呼出應用或是返回操作。

我手上這塊手表的系統已經升級到里的*新的Android Wear 1.3版本,相比舊版除了偶爾打開地圖會有些遲鈍之外,操作流暢性上改進很大,絲毫不落后于對手Watch OS。默認的HUAWEI WATCH功能并不多,由于整套谷歌服務的“被閹割”,國行版本統一采用的是基于Android Wear定制的Ticwear系統。

說說我和HUAWEI WATCH的日常吧。每天上班前我會習慣性地佩戴上它出門,平時除了觀看時間之外,你手機上的操作也可以被投射到這塊手表身上,比如查看短信、來電提醒等。利用語音服務可以做簡單的任務處理,例如搜索一些附近的美食信息或是設置鬧鐘、日歷。

讓運動愛好者受益的是,手表本身支持測量心率。手表背部的光敏器件多次測試的結果還是很平穩的,和Apple Watch測試數據基本一致,而且它可以自動記錄我每天走的步數,無論是手表端還是App端都能查看到步數、卡路里消耗,也可以通過設定好的目標值定期提醒站立等等。如果你需要這樣一款能時刻記錄你行走信息的設備,HUAWEI WATCH的確能幫上不少忙。

借助手機上的Android Wear App,除了可以下載更多的表盤,也能獲取華為手表應用市場提供的第三方適配軟件,目前支持微信、支付寶、航班管家、QQ輕聊版、騰訊新聞、攜程旅行、蜻蜓FM等。顯然Android Wear平臺產品在國內應用適配方面相比Apple Watch OS存在較大的差距。
續航能力超過預期
HUAWEI WATCH續航能力的突出同樣超過了我的預期,它配備的是300mAh容量電池,白天正常使用推送內容的話24小時后就需要給HUAWEI WATCH再次充電,換句話說,晚上你忘了充電手表也不會馬上給你掉鏈子。而如果僅僅是待機,那么這個續航時間會達到3天。

一般充電的時長大概在1個半小時左右。對比來看,這樣的續航表現是要優于之前我們評測過的新MOTO 360,追其原因應該是HUAWEI WATCH選用AMOLED屏幕材質的功勞吧。另外與新MOTO 360那種底座式充電形式不同,HUAWEI WATCH與Apple Watch一致也采用了磁吸式充電接口,不過你要時刻注意讓觸點對齊。

據華為官方介紹,HUAWEI WATCH采用的是博通BCM4343S芯片,協同處理的工作模式可以通過識別場景來選擇啟動低功耗處理器。
價格或成為制約因素
總結來說,HUAWEI WATCH作為國產智能手表的代表作,無論是在更接近于傳統手表的設計工藝、藍寶石鏡面、操作流暢度以及續航表現上都有了很大躍進,而唯壹的短板也只能歸結在軟件系統受到制約,這讓谷歌家族的智能手表在國內難免淪為“消息通知器”。
售價方面,HUAWEI WATCH包含三個價位供選擇,其中黑色真皮表帶款售價2388元;不銹鋼表帶款售價2588元;棕色鱷魚紋真皮表帶款則售價3288元。目前HUAWEI WATCH已經開啟預約并將在12月9日正式在華為商城、京東、零售店等平臺開賣。至于價格的高低與否其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只是比起1999元起售價的MOTO 360二代,HUAWEI WATCH的確不具備價格優勢。
除了華為,目前摩托羅拉、三星、索尼、LG、華碩、中興都已經推出過搭載Android Wear系統的智能手表,但無一例外都存在著在國內水土不服的同質化現象制約著消費者的選擇。所以接下來華為要做的是盡可能的在定制化Android Wear系統上適配更多手表應用來形成差異化,這才是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本土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