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可裝戴設備應該定位“紅花”還是“綠葉”?
日期:2022-05-24 04:58
瀏覽次數:818
摘要:
關鍵字:可穿戴設備 Google Glass 可穿戴配件
心臟起搏器也可能成為可穿戴設備嗎?這是我*近用來跟別人交換對于可穿戴設備未來發展看法的破冰問題。
我認為可穿戴設備即將在未來變得更加普及,甚至多到讓我們不再談論這個話題。例如當電子表變得普遍后,人們并未談論可穿戴設備,但其實電子表不就是可穿戴設備嗎?
在與許多人交流過后,我發現他們往往認為可穿戴式電子產品將在未來發展成為可自主執行某種功能的獨立設備。我把這種途徑視為自主“設備”(appliance)。無需其他裝置的輔助,每個可穿戴式單元即可獨立執行其任務。智能手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例如你在慢跑時,你可能會用手機上的 GPS 模塊來追蹤慢跑以及記錄重要信息。另一個可歸納在“appliance”范疇的就是Google眼鏡(Google Glass),它不需要另一款硬件就能執行功能。支持原創,鄙視抄襲,請訪問《國際電子商情》網站www.esmchina.com

Google Glass可附加太陽眼鏡配件
裝飾配件?
我認為可穿戴設備的另一種發展途徑是“配件”(accessory)。配件僅用于收集或顯示數據,以及與另一款負責進行數據處理的設備通訊。 Fitbit Flex 智能手環就是“配件”的*佳例子。盡管 Fitbit Flex 可顯示信息與數據,但大部份的資料都必須經由連接到智能手機才能取得。

Fitbit Flex智能手環
雖 然我同意未來的確會有一個“appliance”的市場存在,但我懷疑能看到幾家公司主導這一領域──大部份可能都是智能手機的現有大廠吧?當你“穿戴”著這些設備時,就像是現在帶著你的手機一樣。然而,隨著這些獨立的可穿戴設備發展,或許有**手機可能只是這些自主設備的一小部份功能而已。
如 果你想尋找未來*大的可穿戴式市場,何不看看“配件”這個領域?目前的手機配件相當多元化,你可以買到手機套、電池、耳機、屏幕保護貼等等,這一市場已經相當龐大了。然而,當我們為了建構更智能的配件而開發較小也較便宜的技術時,這一市場才會真正起飛。想象一下如果你能以一般的配件價格為你的智能手機買 到一款血糖儀、血壓傳感器以及觸覺警示系統?你能夠針對特定需求分別升級這些“配件”,并建立專屬的配件組合。經由連接至用戶計算設備的低成本傳感器與顯示器,即可掌握自己的身體健康。這就像在自己的體上建立一個小型的物聯網一樣。(IoT)
如果要對可穿戴設備的未來*大成長領域下注,我十分看好的就是智能配件。但回到本文一開始的問題,我可不認為心臟起搏器是一款可穿戴式設備,因為它并不能穿脫自如。當然,我并不知道可穿戴設備是否有一個正式的定義,但這是我對于可穿戴設備的看法。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