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面臨四大挑戰,擺脫智能手機首當其沖
關鍵字:物聯網四大挑戰 可穿戴設備 擺脫智能手機
與Google Glass或是可穿戴式生物傳感器等像是暫時性刺青的技術相較,基礎建設是比較不吸引人的話題;但對于想成為主流的物聯網技術來說,核心技術層面上的**至關重要。
擺脫智能手機
對新進廠商來說,如果物聯網市場要充分發揮潛力,就必須切斷與智能手機之間的連結;人們就是不想帶著手機到處走,特別是尺寸比較大的智能手機。若智能手機是必備的,可穿戴設備就只是手機的配件。
可穿戴設備需要具備自己的通訊功能,才能打破與手機之間的連結并直接與云端聯機;此外,那些智能型設備也能相互直接鏈接,而不是透過云端、也當然不要透過 兩支智能手機。要變得真正實用,可穿戴設備也必要有GPS功能;試想一支手表不只能告訴你走了幾步路,還能告訴你走了多遠、海拔高度多高或是爬了幾層階 梯。
**的備用電源/低耗電方案
未來的可穿戴設備需要能透過一些替代方案取得 電源,例如較長距離的無線充電、能量采集、太陽能,或者是透過使用者動作的能量轉換。這些設備也需要有軟性電池等新型態的能量儲存設備,而且在質量與價格 上符合商用標準;*好還要在支持GPS功能的同時,耗電量還能低于現有的解決方案。而上述**技術并非科幻小說情節,已經在開發中。
對巨量資料的駕馭能力
今日的基礎建設,從無線網絡營運商到數據中心、以及兩者之間的所有節點,不足以乘載當IoT系統成為主流之后所產生的大量數據流;這其中牽涉的不只是從各種設備到云端的數據傳輸管道,還包括在云端進行所有數據處理與儲存的技術。
目前的數據中心架構就是沒有能力處理那些將被產生、且需要處理的異質性巨量數據;而且別忘了,要讓那些大型數據中心運轉也面臨能源供應上的挑戰。
挖掘**能量來源
這里說的**將會以多面向的方式來產出;目前的產業***將會盡一己之力,不過恐怕也只能在已經有的基礎上循序漸進。而**能量的主要推手將來自睿智的創業家,以及愿意承擔風險、嘗試新業務與新**模式的少數產業***。